导热系数英文? 那么,导热系数英文?一起来了解一下吧。
不管是哪种解释,导热系数都是表示的材料的导热能力,是在一定的时间内,一定的温差下,通过一定的厚度和一定的面积的热量。根据你给的式子里的单位取值不同,可以是1秒的,也可以是1小时的。如果是国际单位,一般是1秒的,导热系数单位也是w/m·k。如果是1秒的,那么φ的单位就是瓦,根据功率瓦=电流*电压,可以算出消耗的电能。
热导率(k值)
热导率是用来度量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,热导率愈高,热量在该材料内的损耗就越少。热导率定义为单位截面、长度的材料在单位温差下和单位时间内直接传导的热量,公制单位是瓦/米·开尔文(W/m-K)。通常用k或λ来表示热导率。
不同单位制下热导率的换算公式如下
1 BTU/ft hr F = 1.73 W/m-K = 1730 mW/m-K
12 BTU-in/ft2 hr F = 1 BTU/ft hr F = 1.73 W/m-K
1 BTU-in/ft2 hr F = 0.144 W/m-K = 144 mW/m-K
和热导率相对应的是热阻率,用来表示材料阻止热量在某方向上传导的能力。热阻系数的单位是米·开尔文/瓦(m-K/W)
热阻值(R值)
热阻值R的定义是:在指定的温度下,某种材料在单位面积上阻止热量穿过的能力。材料的R值越高,就越适合作为保温材料。
热阻值的单位是 m2·K/W(英制:ft2·hr·F/BTU)
材料厚度/k值 = R值
连续的绝热材料的R值可以相加
R值和材料厚度具有线性关系
R/in = 144/k (mW/m-K) -> 12 mW/m-K 相当于每英寸厚度R值 = 12
和热阻值对应的是热导系数,单位是W/m2·K,在系统中这个值通常被称为总传热系数(OHTC)。
热阻值常常被用在建筑工程中,用来评价材料或者系统的相对保温能力。
热导系数(U值)
U值用来度量导热能力,表示材料在单位面积上允许热量通过的能力,单位为W/m2·K。U值为R值的倒数,即U=1/R。
U值越低说明材料保温性越好(和k值概念很类似)
OHTC和U值常常被认为是同义的。
不导热的材料有很多,如矿棉、陶瓷、隔热玻璃、质地疏松的木制品、石膏制品、 泡沫保温板、挤塑板等等,具体选用要根据不同部位、不同的功能要求和性价比来选择
中文词条名:导温系数英文词条名:thermal diffusivity材料的导热系数与其比热和密度乘积的比值,表征物体在加热或冷却时,各部分温度趋于一致的能力,也称热扩散系数。
热扩散系数热扩散系数[中文]: 热扩散系数 [英文]: thermal diffusion coefficient ;thermal diffusivity; thermal degradation[说明]: 符号为DT。定义式:DT=kTD。其中kT为热扩散比;D为热扩散系数。SI单位为:米2/秒,化工中常用:厘米2/秒,米2/时。 物体中某一点的温度的扰动传递到另一点的速率的量度。可由下列关系式表示:α=λ/(ρ·Cp)。式中λ为热导率;ρ为物体的密度;Cp为物体的定压比热容,单位为m2/s。热扩散系数比热导率有更直觉的反应。就是说,热导率的高并不一定使你感到物体这头热了,那头很快就热;而热扩散系数大的材料就能使你感到“温度”很快从这头传到了那头。表示气体(或固体)扩散程度的物理量。在气体中,如果相距1厘米的两部分,其密度相差为1克/厘米^3,则在1秒内通过1厘米^2面积上的气体质量,规定为气体的扩散系数。单位:厘米^2/秒
导热率的单位,可以参考下面的
1.英制单位来表示 :Btu(ft2-hr.°f );其意思就是在常温下一磅水的温度升高一华氏所需要的热量, 铍铜的导热率为 60 Btu((ft2-hr.°f )
2.国际计量单位 :w/m.°k 瓦/(米·开尔文)其定义的方程为 λ =ldQ/AtdT;其意思就是传热过程方程式中的一个比例系数。表示固体壁两边的流体间传热强度的数值。传热的基本方式有三种:传导、对流和辐射。是当两边流体间的温度差为1℃时,在单位时间内,每单位壁面所通过的热量。单位为千焦/米2·小时·开或瓦/米2·℃。传热系数愈大,传热效率愈高。
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Btu(ft2-hr.°f )= 1.7303w/m.°k
如果铍铜60Btu英制导热率要换算为w/m.°k 瓦/(米·开尔文)的话 ,那就是104 w/m.°k
以上就是导热系数英文的全部内容,.。